工程定位测量指的是什么

工程定位测量是指 将地图上设计的各类勘探工程的定位点(如探井和钻孔的中心点、探槽和坑道中轴线的端点、坑口点等)测设于实地,以指导施工和工程完成后测定工程点平面坐标和高程的测量工作。这一定义涵盖了工程定位测量的核心内容和目的,即确保工程项目按照设计图纸准确地进行定位和施工,并在工程完成后能够准确地测定工程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信息。

工程定位测量通常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初测:

在地形图上设计的勘探工程测设于实地,并对其定位点进行桩定,以指导工程的开挖。

复测:

在工程平台的土工作业完成后,根据复测校正桩,恢复在平整工程平台时被破坏的勘探工程的定位点。

施工测量:

施工方依据测绘部门提供的放线成果、红线桩及场地控制网或建筑物控制网,测定建筑物位置主控轴线、建筑物±0.00绝对高程等,表明现场标准水准点、坐标点位置。

工程定位测量的精度要求相对较低,通常在毫米或厘米级别,以满足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的需要。这种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道路交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多个领域,是现代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