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进度计划 是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活动进行时间和逻辑上的合理安排,以确保施工活动顺利进行和各分项及主体工程按时完工的计划。它涉及如何科学地统一调配各种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并在空间和时间上对施工活动进行布局。
工程进度计划按其作用可分为三类:
项目实施计划:
承包商根据给定的重大里程碑时间和自身资源,考虑国内外局势及项目所在国的社会和经济情况,制定的总体实施计划。该计划涵盖了人员设备动迁、营地建设、设备与材料运输、开工、主体施工、机械完工、试运、投产和移交等工作的详细安排。
详细的执行计划(目标计划):
承包商在授标后制定的,基于项目实施计划,根据设计文件清单、设备材料采办清单和施工部署,详细分解工作并编制完成的计划。该计划在工程师批准后成为正式的目标计划。
详细的执行计划(更新计划):
在执行目标计划过程中,通过对实施过程的跟踪检查,找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偏差,并分析原因和解决办法。若无法完成原计划,则需修改原计划形成更新计划,并需经过批准。
制定工程进度计划的方法包括:
关键日期表:列出关键活动和日期。
甘特图:用横线表示每项活动的起止时间,简单、明了、直观。
关键路线法(CPM):通过网络图表达项目活动进度和相互关系,进行网络分析,确定关键活动和路线。
计划评审技术(PERT):同样通过网络图表达项目活动进度和相互关系,进行网络分析,确定关键活动和路线。
此外,还发展了其他网络技术如GERT和VERT等。
综上所述,工程进度计划是确保工程项目按时完成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降低费用支出,减少施工干扰,并协调各项施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