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进度计划是指在 项目实施阶段对各项工程和工作的起止日期及顺序进行的计划安排。它包括每一具体活动的计划开始日期和期望完成日期,旨在确保合同工期和主要里程碑时间的前提下,对设计、采办和施工的各项作业进行时间和逻辑上的合理安排,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费用支出和减少施工干扰的目的。
工程进度计划根据项目不同阶段的先后顺序,分为以下几种计划:
项目实施计划:
承包商基于业主给定的重大里程碑时间(如开工、完工、试运、投产),根据自己在设计、采办、施工等各方面的资源,综合考虑国内外局势以及项目所在国的社会及经济情况制定出的总体实施计划。该计划明确了人员设备动迁、营地建设、设备与材料运输、开工、主体施工、机械完工、试运、投产和移交等各方面工作的计划安排。
详细的执行计划(目标计划):
由承包商在授标后一段时间内(一般是一个月)向工程师递交的进度计划。该计划是建立在项目实施计划基础之上,根据设计部提出的项目设计文件清单和设备材料的采办清单,以及施工部提出的项目施工部署,制定出详细的工作分解,再根据施工网络技术原理,按照紧前紧后工序编制完成。该计划在工程师批准后即构成正式的目标计划予以执行。
详细的执行计划(更新计划):
在目标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通过对实施过程的跟踪检查,找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偏差,分析偏差原因并找出解决办法。如果无法完成原来的目标计划,那么必须修改原来的计划形成更新计划。更新计划是依据实际情况对目标计划进行的调整,更新计划的批准将意味着目标计划中逻辑关系、工作时段、业主供货时间等方面修改计划的批准。
制定工程进度计划的方法包括:
关键日期表: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进度计划表,它只列出一些关键活动和进行的日期。
甘特图:
也叫线条图或横道图,它是以横线来表示每项活动的起止时间。甘特图的优点是简单、明了、直观,易于编制,因此仍然是小型项目中常用的工具。即使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它也是高级管理层了解全局、基层安排进度时有用的工具。
关键路线法(CPM):
通过分析项目中的各项活动,确定关键活动与关键路线,并利用时差不断地调整与优化网络,以求得最短周期。
计划评审技术(PERT):
通过网络图和相应的计算来反映整个项目的全貌,并进行网络分析,计算网络中各项时间多数,确定关键活动与关键路线。
这些方法和工具的选择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决定,以达到最有效的管理和优化项目进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