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资料台账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工程名称不统一
工程名称定义不明确,未在开工时根据建设单位报建资料确定。
工程名称应在第一次监理例会中明确,并形成会议纪要。
使用部位填写不统一
使用部位描述不一致,如标高、层数、分区、轴线等,缺乏具体性。
建议统一使用部位描述,注明层数、标高、轴线及构件名称。
工程资料前后矛盾
质检员、试验员、技术员整理的资料之间缺乏对应,可能存在矛盾。
施工过程中资料员应定时汇总资料,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资料的漏项及多余
缺少预检记录和中间检查记录,存在多余的开盘鉴定。
预检记录应包括模板和设备基础,中间检查记录应包括与外单位交接的部分。
多个单位工程资料混淆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试水记录、验收资料等应分开,不能合并。
即使少量物资资料合并,也应统一归入一个单位工程,其他单位工程中应注明存放处。
试验报告不规范
试验报告检验结论不明确,使用部位描述应具体到层数及构件。
工程资料管理基础工作不扎实
施工资料记录不及时,与工程进度不同步。
记录中签字非本人签署,现场原材料送样复试不及时。
工程技术资料缺乏纵向、横向逻辑关系,资料员工作可能导致质量情况与实际不符。
工程技术资料外包问题
项目部对资料归集重视不足,未签订合同或合同未明确归档要求。
外包导致资料归集滞后,影响竣工验收后资料的交付。
资料员变动频繁
资料员变动导致工作衔接不到位,影响资料连续性。
新任资料员可能难以理解或处理旧资料,导致工作脱节。
以上问题可能会影响工程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管理和后续维护。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项目团队在资料管理方面加强沟通和协调,确保资料的一致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