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成本控制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总成本
包括预算总成本和实际总成本,用于监控项目成本并进行调整。
工期成本
涉及劳动力成本、材料成本、机械设备租赁成本等,与工程周期密切相关。
费用控制率
衡量实际费用占预算总成本的比率,用于评估成本控制的效果。
成本效益
评估工程项目中达到最大利润的成本和效益模式,考虑工程周期、技术进展、市场需求等因素。
施工人员数量控制
根据实际工作量和进度合理控制施工人员数量,避免浪费并确保施工进度。
劳动收入控制
合理控制施工人员的收入,既满足工人需求,又不浪费企业成本。
材料成本控制
包括材料消耗量、损耗率、节余率等,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和企业盈利。
模板、钢筋、混凝土等构件指标
这些是造价分析的基础数据,用于投标报价和项目成本控制。
损耗率和节余率
如钢筋损耗率、砼实际用量、钢结构损耗率等,用于控制材料使用并减少浪费。
周转次数和残值
如木模板、木枋、塑料模板、铝模等的周转次数和残值,用于评估模板的使用效率和成本。
费用类别控制项
包括材料消耗量、安全文明施工费、临时设施费、结算项目利润率等,用于详细控制项目各个方面的费用。
成本降低率、成本偏差、进度偏差
反映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的效果、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以及项目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差距。
资源利用率
评估对人力、材料、设备等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预算执行情况
对照预算评估实际成本的执行状况。
成本效益比率
比较成本投入与所获得的效益。
风险控制效果
衡量对成本风险的管理和控制程度。
成本预测准确性
预测成本与实际成本的符合程度。
成本控制的及时性
能否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问题。
客户满意度
从客户角度评估成本管理对项目的影响。
员工成本意识
员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这些指标有助于工程项目经理和成本控制人员全面监控和管理项目成本,确保项目按预算和计划进行,同时实现最大化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