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土层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及其对应的土层类型:
按堆积年代分类
老堆积土: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堆积的土层,一般具有较高的密实度和强度。
一般堆积土:第四纪全新世(文化期以前Q4)堆积的土层。
新近堆积土:文化期以来新近堆积的土层,土质松散,均匀性差。
按地质成因分类
残积土:岩石风化后残留在原地的土,颗粒未经分选,与下伏基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坡积土:高处的岩石风化产物,在重力和雨水的作用下,顺坡向下搬运堆积而成的土,颗粒大小混杂,分选性差,层理不明显。
洪积土:由山洪急流搬运的碎屑物质在山前沟口一带堆积而成的土,具有明显的分带性。
冲积土:河流流水搬运的碎屑物质在河谷中堆积而成的土,根据形成条件和地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河床相冲积土、河漫滩相冲积土、牛轭湖相冲积土和河口三角洲相冲积土等,颗粒分选性较好,层理明显。
湖积土:湖泊静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土。
按工程特性分类
在建筑施工中,按照开挖的难易程度,土可分为八类: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三类土(坚土)、四类土(砂砾坚土)、五类土(软石)、六类土(次坚石)、七类土(坚石)、八类土(特坚石)。
按岩性及工程特性将地基土层划分
杂填土层、粉质黏土层、黏土-重粉质黏土层、细砂层、重粉质黏土层、粉质黏土层、粉质黏土层等。
这些分类方法有助于工程师根据土层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具,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