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工程时,可能会遇到以下一些套路:
介绍人身份不实
介绍人可能自称有领导关系,但实际上是无工作、无单位、无职务的“三无人员”。
虚假项目信息
声称有央企或国企的大项目,但项目信息在官方网站上查不到,或者提供的项目资料不完整、不真实。
PPP项目虚构
所谓的PPP项目没有国家政府立项批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未入库,纯属虚构。
融资诈骗
以项目融资为名,骗取评估费、保证金等费用,最后以各种借口推脱。
冒充国企央企
冒充国企或央企,提出任何现金形式的保证金、担保金或预付款,这些都是假的。
中介人形式
声称有亲戚朋友承包了大项目,资金不够,寻找合作伙伴或土方车队合作,伪造各种证件和材料。
虚假施工许可
办理假的施工许可、项目批复、开工报告等,营造项目真实的假象。
合同欺诈
合同签订后要求支付保证金或居间费,或签订合同后不按期提供施工条件,拖延工程进度。
国防军事保密工程
声称是保密工程,但实际无法提供相关批文和资料,以此为借口进行诈骗。
虚假垫资承诺
建设单位以启动资金不足为由,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施工,最后拖欠工程款。
不签合同施工
一些包工头不签合同就开工,工程完成后难以拿到工程款。
临时凑队伍
临时组建的队伍技术水平和纪律性差,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偷工减料
为赶工期偷工减料,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现场签证缺失
现场没有书面签证,结算时无法证明工程量,导致纠纷。
安全不当心
忽视安全管理,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影响企业信誉和未来发展。
得罪人
在工地上人际关系复杂,得罪人可能导致工程无法顺利进行或工程款被拖欠。
虚假宣传
夸大其词,自称有强大的人脉资源和项目运作能力,实际并无实力。
合同条款陷阱
合同中可能存在对施工单位不利的条款,如不合理的保证金要求、违约责任等。
虚假亮资和小票
要求施工单位提供亮资和小票,实际是骗取钱财。
在承接工程时,应仔细甄别项目信息,核实介绍人身份,查看官方公告,避免被虚假信息和诈骗行为所蒙蔽。同时,签订合同前要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