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港建立工程包括以下几项:
青岛古镇口港
建设历程:1971年1月1日批准建设,1971年7月破土动工,1973年7月至1975年3月停建,1975年重新上马,1977年7月全面展开施工。
投资与规模:总投资29160万元,施工人数近2万人,消耗水泥24万余吨,钢材3.7万吨,木材近7万立方,石块300多万立方。
旅顺口军港
建设历程:由李鸿章裁定建设,19世纪后期启动,包括设海军提督署、前敌营务处、军械总局,筑炮台、修船坞、建鱼雷厂、弹药库等。
规模与影响:招募数千民工,最多时达6千余人,聘请外国工程技术人员,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三都澳军港
建设历程:20世纪末开始规划和准备,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建,包括坚固码头、庞大仓库、先进修理厂等。
设施与能力:能容纳和维护多种类型的海军舰艇,包括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和航母,配备现代化通信设施和高效指挥系统。
辽宁舰航母军港
码头结构:采用突堤式结构,能够有效利用水域面积,提高码头的舰艇驻泊能力,具有防波堤,能抵御百年一遇的台风。
综合设施
交通便利性:选择陆路、海运、空运交通相互衔接的位置,便于物资和技术人员运送,快速调派。
建筑规划:包括船坞、储备区、军事工厂、办公区等,详细规划并报请专业团队设计。
设施保障:配置通信系统、能源供应、安保系统、医疗保障等设施,确保基地正常运转和战斗力。
这些军港建设工程不仅在工程规模、技术水平和资金投入上都有详细的记录,而且在提升海军实力和战略地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