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的古籍众多,涵盖了各个朝代和不同的建筑领域。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古籍:
《考工记》
先秦著作,出自《周礼》,作者不详,成书时间一般认为在春秋战国时期。
包含六个部分:“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和“抟埴之工”,记述了30多个工种。
详细描述了西周时期的王城、宫殿、道路的形式,并对建筑规划、施工技术、建筑测量等做了具体说明与解释。
《营造法式》
北宋李诫编著,成书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刊行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
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书中详细论述了建筑工程技术及规范,并附有珍贵的建筑图样,开创了图文并茂的一代新风。
《元祐营造法式》
原书于元佑六年(1091年)编成,但因为没有规定模数制,建筑设计、施工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营造法式》是其后续补编,对构件比例、用料做出了更严格的规定。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清代编定并刊行,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工部编定。
作为控制官工预算、作法、工料的依据,是清代重要的建筑工程规范书籍。
《清式营造则例》
清代关于建筑设计的规范书籍,详细规定了建筑的尺度、用料和构造方法。
对后续的建筑工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工段营造录》
清代关于具体工程营造的详细记录,涉及施工工艺和材料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为研究清代建筑技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梓人遗制》
民间有关木工建筑技术的著作,详细记载了木工建筑的技术和方法。
这些古籍不仅反映了古代建筑技术的成就,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建筑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建议深入研究这些古籍时,结合其他文献和考古发现,以获得更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