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合同里面有哪些套路

工程合同中的套路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程合同套路:

文字游戏:

合同中可能存在模糊的责任界定、不合理的违约条款和隐藏的附加条件。这些模糊的表述可能导致日后纠纷,因此签订合同前应逐字逐句审阅,必要时请专业人士把关。

证据缺失:

在工程现场,如果没有留下任何书面证据,如施工日志、材料清单或验收报告,那么在出现问题时可能会面临“空口无凭”的困境。因此,无论多忙多累,都要确保工作有迹可循。

签证变更拖延:

签证变更在工程中是常态,但有时会成为套路频出的环节。甲方可能会拖延签证,导致承包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后却迟迟未收到应有的签证。

结算时的砍价游戏:

在工程结算时,可能会出现大幅砍价的情况。例如,原本报价5000万的工程,对方可能会在首笔款到账后,将结算金额砍至3000万。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结算条款,避免后期被动。

付款前的发票陷阱:

在付款前,对方可能会以各种理由要求提供发票,而这些发票可能存在问题,如虚开、伪造等,从而导致承包人财务上的损失。

发包人和承包人条款陷阱:

承包人不具备与工程相应资质和法人资格,而填写时却将其上级单位且独具法人资格的单位填为承包人,这可能导致工程质量无法保证。

委托书陷阱:

不填写委托书或委托事项填写不全、不清,这可能导致工程责任难以判定。

纠纷解决方式条款陷阱:

当事人可能各自选择有利于己方的纠纷解决方式和地域管辖,这可能导致不公平的纠纷解决结果。

签证的陷阱:

甲方可能会故意将一些活不签进大合同,而是通过签证进行,最终导致结算时出现争议。

釜底抽薪,过河拆桥:

在工程完成后,甲方可能会以各种理由拖欠款项,甚至将承包人垫付的费用和利润据为己有。

频繁换领导:

甲方可能会频繁更换领导,导致之前承诺的签证和款项无法兑现。

垫生活费变全垫资:

甲方可能会以支付生活费为名,要求承包人垫资完成工程,最终导致承包人承担全部费用。

虚假项目:

犯罪分子可能会虚构工程项目,以高额利润为诱饵,骗取承包人的定金和预付款。

合同金额虚高:

合同金额可能比市场价高出许多,然后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将风险全部转嫁给承包人。

保密工程陷阱:

保密工程项目可能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提供必要的批文、图纸和清单,甚至伪造高层人脉关系,骗取承包人的信任和资金。

这些套路不仅损害了承包人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诚信体系。因此,在签订工程合同时,务必谨慎审查合同条款,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