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桥梁总体实测项目

桥面中心偏位:±20mm(全站仪或经纬仪检查3~8处)

桥宽:车行道±20mm,人行道±10mm(尺量,每孔3~5处)

桥长:±300mm(全站仪或经纬仪、钢尺检查)

引道中心线与桥梁中心线的衔接:±20mm(尺量)

桥头高程衔接:±3mm(水准仪,在桥头搭板范围内顺延桥面纵坡,每米1点测量标高)

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受力钢筋间距:两排以上排距±5mm,同排梁、板、拱肋±10mm,基础、锚碇、墩台、柱±20mm

钢筋、横向水平筋、螺旋筋间距:±10mm(尺量,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钢筋骨架尺寸:长±10mm,宽、高或直径±5mm(尺量)

弯起钢筋位置:±20mm(尺量,每骨架抽查30%)

保护层厚度:梁、柱、拱肋±5mm,基础、锚碇、墩台±10mm(尺量,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钢筋网实测项目

网的长、宽:±10mm(尺量)

模板支架、钢筋、混凝土

模板支架:制作及安装符合设计要求且稳固牢靠,接缝严密,立柱基础有足够的支撑面和排水、防冻融措施

钢筋:材料、弯制和末端弯钩、受力钢筋连接、安装

混凝土:原材料、添加剂、混凝土强度等级、抗冻性试验、抗渗性能试验

预应力混凝土:混凝土质量检验、预应力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检验、预应力筋进场检验、预应力筋张拉和放张时混凝土强度、预应力筋张拉允许偏差、孔道压浆的水泥浆强度、锚具的封闭保护

基础工程

扩大基础:地基承载力、地基处理、回填土压实度

桩基础:沉入桩表面不得出现孔洞、露筋和受力裂缝,钢管桩钢材品种、规格及其技术性能制作焊接质量,沉桩质量控制为人土深度、最终贯入度或停打标准。混凝土灌注桩成孔达到设计深度后,核实地质情况,孔径、孔深,混凝土抗压强度,桩身不得出现断桩、缩径

沉井基础:钢壳沉井的钢材及其焊接质量,钢壳沉井气筒必须按受压容器的有关规定制造,并经水压(不得低于工作压力的1.5倍)试验合格。沉井浮运预制浮式沉井在下水、浮运前应水密试验合格;钢壳沉井底节水压试验,其余各节水密检查合格。就地浇筑沉井首节的下沉应在井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其上各节达到设计强度的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考核指标

确保桥梁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性能

上部结构的几何尺寸、预应力张拉、混凝土强度等

下部结构的几何尺寸、混凝土强度等

结构安全、环境保护、验收交付等

施工过程质量评估

施工图纸和规范符合性、施工队伍资质和人员素质、施工前准备评估、施工工艺控制、施工材料质量、设备使用和维护

这些指标旨在确保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从而保障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