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清单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不符的风险
招标单位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可能存在偏差,而投标单位在投标时往往需要对其负责并进行复核。如果施工企业在投标阶段未提出工程量偏差,结算时可能无法调整,从而需要额外承担不应由其承担的风险。
工程量清单缺项的风险
在实际操作中,工程量清单可能会出现漏项,如果承包企业在审核工程量清单时未及时发现或未提出异议,施工过程中想通过索赔获得相应工程款将非常困难。
价格风险
承包商在报价时需要考虑价格计算错误、漏报项目的风险,以及不正常的物价上涨和过度的通货膨胀等因素。
工程量计算错误的风险
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必须认真复核和计算工程量,避免因工程量计算错误带来的风险和损失。此外,合同中工程范围不确定或不明确、表达含糊不清,或预算时工程项目未列全也可能导致损失。
设计深度不够所造成的误差风险
如果业主采用初步设计文件招标,承包商可能无法详细核算工程量,导致报价不准确。此外,如果合同规定不明确,如对技术要求的描述模糊,也会增加承包商的报价难度和风险。
“设计—建造”或交钥匙合同中的技术要求不明确风险
在这种合同类型中,如果业主的要求表达不清,投标人可能无法准确理解业主的技术要求,从而影响报价的准确性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工程量风险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清单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的不符、清单缺项、价格波动、工程量计算错误、设计深度不足以及合同技术要求不明确等。承包企业在投标和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