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招标骗局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出圈企业重复来
招标单位或招投标管理部门有意让某家公司中标,将工程划分为多个标段,并在第一轮开标时让该公司以高价中标。然后,招标单位或招投标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复核报价等非招标程序让该公司再次中标。
明招暗定
招标单位或招投标管理部门在资格预审后确定几家投标单位,并组织考察团进行考察。实际上,招标单位或招投标管理部门在考察前就已确定意向单位,并根据其企业特点、获奖情况、报价及施工技术方案等设置评标程序及评标办法。
串通一气搞排外
招标单位选定若干投标单位,包括当地企业、外地企业和中央企业。通过在商务标中设置总包管理费、主材下浮率、开办费等项,并以几家投标单位的算术平均值为满分,从而控制评标结果,淘汰其他竞争对手。
肢解项目标段
招标文件中明确某项某段作为一个标段,但在投标中,如有两家投标企业条件相近,招标单位将其拆分成两个标段发包,使两家各中一标,达到平衡。
真项目假招标
不法分子利用真实存在的工程项目,但并未按正规程序进行招标,而是设立虚假的招标机构或网站,发布虚假的招标信息,诱骗企业或个人参与投标,并收取投标保证金、资料费等费用。
假项目真招标
不法分子虚构工程项目,伪造相关合同文书和批文,以虚假的招标名义进行招标,诱骗企业或个人参与投标,骗取投标保证金、资料费等费用。
假项目假业主假招标
不法分子不仅虚构工程项目,还伪造业主身份和招标机构,租用高档办公场所和车辆,诱骗企业或个人参与投标,骗取投标保证金、资料费等费用。
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
招标人通过泄露信息、特殊定制、做局、指使暗示、价格欺诈等手段,与投标人串通投标,确保特定投标人中标。
投标人之间的串通
投标人之间相互勾结,约定谁中标、谁陪标,共同分割利益,通过报价异常、陪标特征等手段进行围标。
低价竞标与高价结算
招标人采用欺诈手段,以低于成本价的低价中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变更服务量等手段提高最终结算价格。
这些骗局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还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因此,参与工程招标的企业和个人应提高警惕,加强风险防范意识,确保招标过程的公正、公平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