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核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816地下核工程

也被称为“三线建设进洞的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位于重庆涪陵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洞体,曾用于生产核裂变材料钚239,为原子弹的核心材料。

该工程始建于1966年,于1984年停建,2002年解密,并于2010年部分向国内游客开放。

涪陵核电站

涪陵核电站是中国内陆省份打算建设的第一个核电站,采用AP1000核电机组,计划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和生活用电需求。

涪陵核电厂一期工程计划于2010年浇注1号机组核岛第一罐混凝土,2015年1号机组投产,总工期56个月,2号机组与1号机组间隔10个月。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重庆大学设有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主要研究工程热物理、核工程、核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等。

这些核工程项目代表了重庆在核工程领域的不同方面,从历史遗迹到现代能源建设,再到教育培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