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造了多个工程机场,其中包括:
关西国际机场:
位于大阪湾的人工岛上,是全球第一座完全填海造陆的人工岛机场。该机场的建设克服了大阪湾海底不良地质条件带来的挑战,特别是厚层的淤泥,通过填海工程在原先水深达17至18米的大海里填出了5.11平方千米的机场用地。关西国际机场于1994年开业,立即成为日本科技进步的象征。
神户机场:
位于大阪湾,主飞国内航班。神户机场的建设始于1982年,1994年竣工通航。该机场通过填海造陆建设,航站楼和跑道设施先进,为神户市及其周边地区提供航空服务。
东京羽田国际机场:
位于东京湾,为4F级机场、国际航空枢纽,也是日本最大机场。羽田机场的建设始于1931年,经过多次扩建和改造,现已成为日本的主要航空枢纽之一。
东京成田国际机场:
位于千叶县成田市,距离东京市区约68公里,是4F级国际机场、国际航空枢纽以及日本国家中心机场。成田国际机场的建设始于1978年,是日本最大的国际航空港。
名古屋中部国际机场:
位于伊势湾,是日本第三座填海造陆建设的机场。该机场的建设旨在缓解名古屋市及周边地区的航空需求压力,提供更为便捷的航空服务。
长崎机场:
位于长崎县大村市,其地基部分依托自然岛屿,部分通过填海造陆扩展。长崎机场的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现已成为长崎地区的主要航空枢纽。
这些机场的建设不仅体现了日本在工程技术和航空发展方面的成就,也展示了其面对复杂地质和环境挑战时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