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包工程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审核申请分包方的资质等级、资源条件、施工能力以及业绩

对分包方的资质进行审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

评估分包方的资源条件,包括人员、设备、资金等。

考察分包方的施工能力和业绩,确保其能够胜任分包工程。

采用招标方式选定分包方,进行评标决标

通过招标方式,邀请有资质的分包方参与竞标。

组织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确保公正、公平、公开。

根据评标结果选定中标分包方,并进行决标。

签订分包合同

与选定的分包方签订正式的分包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中应包括分包工程的范围、工期、质量标准、费用结算等内容。

合同、制度交底与考核

对分包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交底,包括质量、安全、商务、人材机、管理制度等方面。

加强制度考核,确保分包方从进场初始就受到有效控制。

分包参与方案研讨

在平面布置和技术方案论证时,征求分包商的合理化建议。

兼顾分包资源配置和成本投入,避免重复投入,确保施工连续。

班组价格摸底

对主要劳务班组的价格进行摸底,提交项目商务管理部门。

与合同价格进行对比分析,如有异常,制定风险防控方案并进行纠偏。

分包签证

所有经济签证实行“日清月结、月度封存”制度。

商务管理部门定期组织项目相关部门集中审核,形成统一意见。

签证内容必须注明时间、地点、事件、机械型号、数量、人工数量、工程量、照片等信息。

分包计量

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计量,必要时参考技术交底和现场实际情况。

与相关部门联合进行测量、验收,审核分包实际产值,避免过程超付。

制作分包完成工程量动态监控表,进行对比分析,防止工程量超付。

垄断性质分包控制

对于水务、电力、人防等垄断行业,尽量由业主独立分包。

减少垄断行业的施工范围,争取业主支持采用共用支架,降低创优整改费用。

日常监督检查与质量控制

对分包工程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发现不合格按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按分包合同的具体要求及相关服务程序进行日常检查并记录。

这些流程旨在确保分包工程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时控制成本和风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