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探索宇宙的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嫦娥工程
嫦娥一号:2007年10月24日发射,实现中国首次月球探测,获取了全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等重要成果。
嫦娥二号:2010年10月1日发射,突破了运载火箭直接将月球探测器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的发射技术,并首次造访日地拉格朗日L2点。
嫦娥三号:2013年12月14日成功在月球表面软着陆,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落月探测技术的国家。
嫦娥四号:2019年1月3日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首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造访月球背面以及人类航天器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地月中继通信。
嫦娥五号:2020年12月完成月球表面采样后顺利返回地球,标志着无人探月阶段三期工程圆满完成。
嫦娥六号:计划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中国空间站工程
空间实验室阶段:2016年前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实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试验。
空间站阶段:2020年前后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在轨组装成载人空间站,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
天问工程
天问一号:2020年7月23日发射,成功实现火星遥感探测和巡视探测。
天问二号:计划2024年发射,进一步开展火星科学探测任务。
天问三号:预计2028年前后发射,计划实现火星取样返回。
其他空间探测任务
神舟系列飞船:从1999年神舟一号到2023年神舟十五号,多次成功发射并实现航天员出舱、空间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突破。
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包括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用于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测试。
这些工程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巨大飞跃,也推动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和探索。未来,我国将继续实施更多的空间探测任务,为人类的宇宙探索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