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在工程中有哪些形式

工程管理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需求、业主的能力和偏好以及工程的特点来选择。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工程管理形式:

自营方式

也称直营方式或筹建处方式,基本特点是“三自”,即自筹、自建、自管。

建设单位设置基建机构,负责支配建设资金、办理准备场地、委托勘测设计、采购材料设备、组织招标工程、验收及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等全部工作。

缺点是建设单位需要配备很多专业人员,且是一个非专业化的、稳定的班子,工程师完工即行解散,不利于经验的积累。

工程指挥部方式

由建设主管部门、所在地方部门、建设单位、设计施工主管部门、设备生产主管部门、物资主管部门、建设银行等联合组成工程指挥部,对工程实施领导、组织管理、监督。

交钥匙方式

也称一揽子承包方式,即建设单位仅提出工程项目使用要求,而将勘察设计、设备选购、工程施工、试车试验等全部委托给承包单位,竣工后接钥匙就可以启动。

承包这工程的承包单位是一个一体化的设计施工公司。

业主自行管理

业主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工程项目管理,虽然也会聘用投资咨询公司、监理公司等协助进行部分管理,但主要管理工作由业主方自行完成。

业主委托管理模式

业主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管理(PM)服务模式、项目管理承包(PMC)模式、阶段发包(CM)模式、“代建制”模式、设计-管理(DM)模式、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等。

项目管理服务(PM)

项目管理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为业主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项目策划;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为业主提供招标代理、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和试运行(竣工验收)等服务,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信息等管理和控制。

项目管理承包(PMC)

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包括进行工程的整体规划、项目定义、工程招标、选择EPC承包商,以及对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进行全面管理,通常不会直接参与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等阶段的具体工作。

工程总承包(EPC)

EPC工程总承包即是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模式,亦被称为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模式。指的是在项目决策阶段之后,从设计开始,经过招标,授权委托一家工程公司对设计、采购及建造进行总承包。

阶段发包(CM)

业主在项目开始阶段就雇用施工经验丰富的咨询人员即CM经理,参与到项目中来,负责对设计和施工整个过程的管理。它打破过去那种待设计图纸完成后,才进行招标建设的连续建设生产方式。

代建制

投资方通过规定的程序,委托或聘用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管理公司代理投资人或建设单位组织和管理项目建设的模式。

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

涵盖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包括前期咨询、设计、招标、施工、监理、验收等阶段,通过整合各个阶段的服务,提供全面的项目管理服务。

这些工程管理形式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工程类型和需求。在选择合适的管理形式时,应综合考虑工程规模、复杂程度、业主的管理能力、资源条件以及项目风险等因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