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工程是中国自主对月球的探索和观察,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和任务:

绕月探测

嫦娥一号:2007年10月24日发射,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月”第一步的成功,获取了首幅月面图像和全月球立体影像图等。

嫦娥二号:2010年10月1日发射,在环绕月球后,于2011年进入日地拉格朗日L2点环绕飞行并飞越图塔蒂斯小行星,创造了当时中国航天器最远飞行纪录。

月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嫦娥三号:2013年12月14日发射,成功软着陆月球,并携带“玉兔号”月球车进行月面巡视勘察,实现中国首次对地外天体的直接探测。

嫦娥四号:2018年12月8日发射,2019年1月3日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月面采样返回

嫦娥五号:2020年11月24日发射,成功获取1731克月球样品,完成“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战。

嫦娥六号:2024年5月3日发射,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并开展样品采集任务,计划于2024年12月返回地球。

载人登月和月球科研站建设

载人登月: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

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在2028年前构建基本型,开展月球环境探测和资源利用试验验证;在2040年前建成完善型,开展日地月空间环境探测及科学试验;最终建设应用型月球科研站,形成多功能月球基地。

这些任务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的进步,还为未来的深空探测和科学实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