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工程骗局的案例包括:
虚假项目承诺高额回报
骗子通过虚构工程项目,承诺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投资。例如,一个骗子声称有“藏水进疆”的大项目,前期不收取任何费用,吸引多家承包商前往且末县,最终导致50余人被骗,涉案金额达200多万元。
伪造资质和文件
骗子通过伪造工程资质、合作协议等文件,打造出一副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承包商形象,从而骗取投资者的信任。
利用虚假关系和网络造势
骗子通过伪造与高层领导或名人的社交记录照片,制造虚假的人脉关系,增加项目的可信度,进而骗取大量资金。
要求预付款和保证金
在项目尚未开工或签订正式合同之前,骗子以各种理由要求投资者支付预付款或保证金,一旦收到款项,便消失不见。
假戏真做型
骗子在偏远地区搭建虚假的办公地点和工程设施,办理假的施工许可和项目批复,以此诱骗投资者投资。
冒充国企或央企
骗子冒充国企或央企,声称有重大项目可以分包,要求投资者支付各种费用,如评估费、保证金等,最终骗取大量资金。
利用虚假的PPP项目信息
骗子虚构PPP项目,没有国家政府立项批文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此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和资金。
这些案例表明,前期工程骗局通常涉及虚假项目、伪造文件、利用虚假关系和网络造势、要求预付款和保证金等手段。投资者在承接工程项目时,应提高警惕,仔细甄别项目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