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期间,多个工程领域的中国项目仍然取得了显著进展,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克罗地亚塞尼风电场:
尽管相关设备一度滞留港口3个月,但中国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建设者奋力追赶工期,13台风力涡轮机将在年底前投入使用。
匈牙利考波什堡光伏电站: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机公司承建的该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50%以上,预计明年1月完成验收,投入商业运行。
波黑泛欧5C走廊高速公路波契泰利隧道:
中国建筑承建的该项目于10月21日正式贯通,比原计划提前近4个月。
成都市重大项目:
包括华西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天府国际生物城医学检验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立项批复和方案完善,成都健康医学中心一期等11个卫生项目加快建设,天府国际健康服务中心、市公卫中心应急病房、市临床检验中心等疫情防控重大应急工程已建成投用。
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
作为省级重点推进项目,项目总投资160亿元,规划面积2000亩,预计年底前实现全功能运行。
黄浦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
目标完成100台以上,通过推出加梯方案公示4.0版新举措,实现全程线上受理、办理、发送成果。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四大工程”:
包括筑牢安全防线、打造“绿码”工程,履行社会责任、打造“凝心”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共建”工程。
湖北荆门漳河水上机场:
全球最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正式启动相关科研前的保障工作。
浦东生产线ARJ21飞机:
完成首次生产试飞。
上海光源和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
不停与病毒“厮杀”。
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核心研发基地:
紧张施工。
人造小太阳:
有序推进年度各项工作。
中国散裂中子源:
提前一年半达到设计指标。
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
分别用10天和12天建成,展示了中国工程建设的超强实力。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
作为本市首批复工的重点工程之一,截至3月5日,上岗工人已达1059人。
这些例子表明,尽管疫情带来了诸多挑战,但中国的工程项目在严格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仍然能够按计划或提前完成,体现了强大的项目管理和执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