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预算指标是在进行工程项目规划和设计时确定的经济性指标,用于评估和控制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总投资额
确定工程项目的总投资额,即项目实施所需的全部经费。
包括土地购置费、建筑物和设备的购置费、工程施工费用等。
单位造价
确定工程项目的单位造价,即每单位面积或每单位产能所需的投资金额。
用于衡量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率。
成本分项
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详细划分,包括土建工程、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工程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成本。
有助于有效管理和控制项目的成本。
工期要求
包括项目的工期要求,即规定工程项目从开始到完成所需的时间。
对项目的进度安排和资源调配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常见的预算指标还包括:
直接费指标
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
间接费指标
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相关费用等。
产出指标
反映项目需要完成的任务量、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及其数量、质量、时效等。
成本指标,如总成本、单位造价成本、单位功能成本、人均培训成本、设备购置成本等。
效益指标
反映与既定绩效目标相关的产出所带来的预期效果的实现程度。
包括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等。
预算定额
根据设计图纸、施工工艺、施工规范以及地区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等因素,预先计算出的单位工程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及其费用标准。
概算定额
在扩大初步设计阶段,对预算定额进行综合扩大,形成单位扩大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标准。
用于编制设计概算和修正概算。
估算指标
根据类似工程的历史统计数据,对工程造价进行快速估算的指标。
用于项目投资估算和决策分析。
这些指标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和组合,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和控制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