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大国工程包括: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开始。这是和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欧洲伽利略系统并列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嫦娥四号探测器:
2018年12月8日成功发射,2019年1月3日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就位探测与巡视探测。
高分七号卫星:
2019年11月3日成功发射,是我国首颗亚米级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
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
2019年12月27日成功发射。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
2020年5月5日首飞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
天眼(FAST):
即球面射电望远镜,口径达到500米,是全球最大、精度最高的球面射电望远镜,2019年年初正式投入使用。
三峡大坝:
总长超过3000米,总发电能力达到225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
中国高铁:
总里程超过3.5万千米,是世界上唯一实现客运专线速度达到200千米/时的国家。
港珠澳大桥:
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是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
深中通道:
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全长约24公里,计划明年6月具备通车条件。
白鹤滩水电站:
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是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主体工程于2017年7月全面开工建设,2021年6月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南水北调工程:
耗资巨大,解决了北方地区的用水问题,并带动了各地的就业和经济。
西气东输工程:
耗资450亿美元,解决了广东地区的用电难题,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藏水入疆工程:
旨在解决新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通过引水工程将青藏高原的水资源输送到新疆。
新中欧铁路:
连接中国江苏连云港和荷兰鹿特丹港,全长达到23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国际铁路干线之一。
中国空间站:
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站项目,具有重要的国际地位和科技价值。
这些工程不仅展示了中国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也反映了中国在科技、工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显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