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阶段的施工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测量放线
开工前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工程的基础轴线和高程。
土方开挖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开挖,包括桩基施工和验槽。
地基处理
对地基进行处理,如压实、换填等,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垫层施工
在地基验槽完成后,进行垫层混凝土施工,通常为C10混凝土,厚度一般为100mm。
基础钢筋绑扎
在垫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基础钢筋的绑扎,包括底板、承台、连梁等。
模板安装
钢筋绑扎完成后,安装基础模板,确保模板平整、牢固。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分层连续浇筑,注意钢筋位置和模板稳定性,并进行振捣和找平。
混凝土养护
浇筑完的混凝土在12小时内覆盖并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模板拆除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模板,注意避免损坏混凝土棱角。
基础验收
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基础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土方回填
基础验收合格后,进行土方回填,并进行压实处理。
此外,对于地下室施工,还包括以下步骤:
地下室底板钢筋绑扎:包括剪力墙插筋及防雷接地、预埋管等。
外墙水平施工缝钢板止水带安装及测温孔安装。
地下室墙、柱放线及复核:进行墙柱钢筋绑扎,包括后浇带网片安放、水电配管及预留预埋。
梁板架子及模板搭设:进行梁板钢筋绑扎,包括后浇带网片安放、水电配管及预留预埋。
墙、柱、梁、板砼浇注及养护:进行混凝土浇筑并进行养护。
外墙防水:施工外墙防水层,确保防水效果。
这些步骤构成了基础阶段施工的主要流程,确保基础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建议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