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主要分为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类。
基础课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自然辩证法、外语、工程数学基础、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等。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课程。
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等物理课程。
化学课程(部分学校开设)。
工程制图课程,包括机械制图、CAD制图等。
技术基础课程
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理论、热工自动控制等。
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电工电子技术。
工程材料。
专业课程
传热设备与技术、热力系统和设备、热工量测与控制、热力设备过程数值模拟与控制、能源系统工程、工业生态学、热理学等。
机械设计基础、能源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智能装置自动化、低温原理与技术、制冷原理、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等。
控制理论、流体机械、热力学、工业生态学、计算机技术基础及现代管理学基础等。
燃烧学、发电厂工艺与设备、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能源系统与管理、环境工程与废弃物处理、控制工程与自动化等。
此外,动力工程专业还包括一些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建议学生在选择课程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同时也要注意课程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以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