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的水利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万里长城
名称始于秦朝,从秦始皇三十三年派蒙恬伐匈奴开始,到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赐蒙恬死的时候为止,共用五年时间筑成。
都江堰
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由蜀县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挖掘别岭的基础上组织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建于秦始皇晚期,至今仍在发挥防洪灌溉的作用。
郑国渠
是秦王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并由郑国主持兴修的大型灌溉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全长300余里。郑国渠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其工程浩大、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实效显著,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
灵渠
又称湘桂运河,也称兴安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建成于秦始皇三十三年。灵渠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这些水利工程在秦代的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还加强了南北交通,体现了古代中国在水利建设方面的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