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工程骗局通常涉及以下几种行为:
假预算和项目清单
要求先进行预算,但不提供项目清单和图纸资料,要求在北京签合同,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假的。
身份和资金证明要求
对于任何央企或国企发包的工程,如果要求提供小票或其他资金方面的证明,这通常是假的。
提前支付费用
在承包工程进场前,要求支付违约金和押金,这种情况可能是诈骗或工程存在问题。
招标过程中的贿赂
在进行招标时,如果对方要求送礼或贿赂,这是企图通过欺骗来骗取钱财的行为。
虚假宣传和身份伪造
犯罪分子可能编造虚假的单位证明资料和个人身份信息,通过签订合同获取财物。
虚假经济实力展示
伪造、篡改或无效的票据和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以此作为担保,诈骗受害人的资金。
利用虚假项目信息
声称有央企或国企项目分包出来,但实际这些项目可能并不存在,或者根本没有在官方网站上公布。
假PPP项目
没有国家政府立项批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也未被纳入国家PPP库的项目,通常都是骗局。
假戏真做
在城市周边用砖墙围一块地,办理假的施工许可、项目批复、开工报告等文件,制造正常施工的假象,然后以各种理由要求投资者缴纳保证金。
中介人形式的骗局
声称有亲戚朋友承包了大工程,资金不够,寻找合伙人或土方车队合作,制造各种假的材料证件。
利用高人的名义
有高僧给大家算命和看手相,然后告诉游客生活中会出现不顺,诱骗游客购买物品或进行抽奖。
虚假的抽奖和打折
在店里售卖工艺品和纪念品,然后进行虚假的抽奖活动,诱骗游客购买高价物品。
这些骗局行为不仅损害了游客和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诚信体系。建议在进行相关工程承包或投资前,务必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核实,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