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植树林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主要解决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
实施范围包括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17个省区市的734个县和167个森工局。
目标包括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步伐、妥善分流安置富余林业职工。
退耕还林工程
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群众参与度最高的再造秀美山川的关键工程。
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覆盖中西部所有省区市及部分东部省区。
规划在2001年至2010年间,退耕还林2.2亿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6亿亩。
工程建成后,将增加林草覆盖率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控制面积13亿亩,防风固沙控制面积15.4亿亩。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主要解决首都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
建设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省区市的75个县,总面积为46万平方公里。
工程建成后,京津地区的生态将大为改观。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
包括“三北”防护林第四期工程、长江、沿海、珠江防护林二期工程和太行山、平原绿化二期工程。
建设范围涵盖三北地区、沿海、珠江、淮河、太行山、平原地区和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中下游地区。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
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范围涉及我国97%以上的行政县。
规划造林面积超过11亿亩,总投资将超过数千亿元。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
主要针对重点地区的林业产业发展。
建设范围广泛,涉及多个重要河流和流域。
这些工程共同构成了中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基本框架,旨在通过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