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符合规定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 :工程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规定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并通过质量监督机构的审核,认定为合格或优良。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和工程保修书:
工程应提供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记录、试验报告等,并且必须有签署的工程保修书,以证明工程在保修期内能够履行保修责任。
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
各工序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都需要进行检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相关专业的交接检验:
不同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确保各工种之间的衔接紧密,质量无误,并形成相应的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殊要求
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后浇带、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无露筋、蜂窝等缺陷,埋设件位置应正确。
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且不得贯通。
工程产品的性能、时间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性能:指工程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包括机械性能、理化性能、结构性能和使用性能。
时间性:指工程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正常发挥功能的工作总时间,即服役年限。
可靠性:指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和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经济性:指工程产品的造价、投资、生产能力或效益及其生产使用过程中的能耗、材料消耗和维修费用。
安全性:指工程产品在使用和维修过程中的安全程度。
适应性与环境的协调性:指工程产品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及其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工作质量
指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方为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所做的组织管理工作和生产全过程各项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
各级质量验收
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均以达到合格要求为准则。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检查记录。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完成后都能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满足使用功能和安全性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经济性和环境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