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水利工程包括多个重要项目,这些工程涵盖了供水、防洪、水资源再利用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水利工程:

泉城水利工程体系

五柳闸:最早可追溯至唐武德年间(618—626年)修建。

北水门:北宋煕宁四至五年(1071—1072年),曾巩任职齐州(今济南)知州期间主持修建。

大明湖:曾巩规划并疏浚水道,开挖新渠。

圩子壕:清末建成,包括睦里闸、响闸等闸坝工程和小清河的大规模整治。

省级水利遗产

戴村坝:位于泰安市东平县大汶河上,始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构成之一。

“十一五”供水工程

东联供水工程:工程设计供水规模为24.4万t/日,计划2006年开工建设,2007年完工。

田山引黄供水与南水北调济平干渠配套工程:工程设计供水规模为40万m³/d,近期按20万m³/d建设,计划2006年开工建设,2008年完工。

南水北调玉清湖配套工程:设计引水流量6.0m³/s,计划2007年开工建设,2008年完工。

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济南段)

该工程包括61项水毁修复工程、19项城区积水点改造工程、58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以及主体工程的完工。

太平水库信息化工程

估算投资为4093.0万元,包括智能建造试点工作和基于GIS+BIM技术的全方位管控。

2023年重点水务工程

计划实施64项重点水务工程,年度计划完成投资约195亿元,包括水资源、供排水、防洪减灾、水环境治理等项目。

再生水利用工程

敷设DN200-DN1200再生水管线约71.3千米,新建14座再生水泵站,同时对现有管线进行检测和修复,并建设信息化应用系统。

这些水利工程不仅改善了济南的水资源供应和防洪能力,还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议继续关注这些工程的进展和效果,以确保其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