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蓄水工程:
通过兴建水库、塘坝和水窖等蓄水工程,可以调节径流、削峰补枯、发展灌溉和增加供水,从而提高抗旱减灾能力。
引水工程:
从河道等地表水体自流引水,不包括从蓄水、提水工程中引水的工程。
提水工程:
从河道、湖泊等地表水或从地下提水,不包括从蓄水、引水工程中提水的工程。
调水工程:
将水资源从水资源量较丰富的地区调动到水资源量相对较少或紧缺的地区,以满足区域或流域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对水资源的基本需求。
此外,还有一些具体的抗旱工程实例:
科瓦·杜·里昂水坝:
建设科瓦·杜·里昂水坝和八个蓄水池,预计将在2026年完成,以支持安哥拉南部干旱应对计划。
昆明市中心城区抗旱救灾抢险应急供水工程:
包括德泽水库干河泵站取水口提升改造、沾益区花山水库到白浪供水管线连通、红河州个旧市主城区抗旱提水等十大工程,总投资6.83亿元,受益人口969.6万人。
肃州区观山河灌区抗旱水源工程:
修建两座调蓄水库,规划总库容约252万立方米,以提高灌区农业灌溉保证率。
黄河、淮河、海河流域骨干工程:
进入抗旱调度模式,通过水库下泄流量和调水工程来支持应急抗旱供水。
这些工程措施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干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