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
位于长江干流的三峡河段,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最大的工程之一。它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全长约200公里。三峡水电站拥有26台机组和双线五级通航船闸等设施,拦河大坝全长1983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75米,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三峡工程不仅是一个重要的防洪措施,还兼具发电、航运、灌溉、供水以及发展库区经济等多种功能。
港珠澳大桥:
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是目前世界上的第一跨海大桥。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45分钟。
京沪高铁:
全长1318公里,连接京沪两大经济中心,年均累计发送40.08亿人次,开通后大幅缩短城市时空距离,有力推动区域一体化与经济文化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
世界最大水利工程,通过东、中、西三线输水,累计向北方调水超620亿立方米,惠及超1.5亿人口,是优化水资源配置的世纪战略性水利工程壮举。
FAST(中国天眼):
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直径500米,被誉为“中国天眼”,是国家九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
青藏铁路:
连接青海省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高原铁路,全长1956公里,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长达960公里,最高点唐古拉山口海拔5072米,是全球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西气东输工程:
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总投资额为5265亿元,惠及400多个城市近5亿人口,每年输气量超8000亿立方米。
北盘江大桥:
位于中国贵州省和云南省交界处的特大悬索桥,全长1341.4米,桥面至江面垂直高度565.4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桥梁。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拥有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建筑面积约140万平方米,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亿人次,飞机起降量80万架次,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交通枢纽。
黄茅海跨海通道:
作为港珠澳大桥西延线,总投资约130亿元,全长约31公里,于2024年12月通车,使珠海至江门车程缩至30分钟,助力大湾区发展。
这些工程在规模、技术难度、经济影响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展示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实力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