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探月工程有哪些知识

我国探月工程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探月工程命名

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命名为嫦娥工程。

探月工程阶段

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目前我国探月工程已实现绕、落、回三期探测,目前正在进行探月工程四期。

绕月探测

嫦娥一号:2007年发射,获取了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嫦娥二号:2010年发射,成为世界上首个从月球直接前往日地拉格朗日L2点的航天器,并实现了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

月面软着陆及巡视勘察

嫦娥三号:2013年发射,携带“玉兔号”月球车,创下在月球表面工作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

嫦娥四号:2018年发射,作为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并实现世界首颗地球轨道外专用中继通信卫星“鹊桥号”的发射,实现月球背面数据传输。

月球样品返回

嫦娥五号:2020年发射,成功采集并返回约2千克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载人登月及月球基地

载人登月计划:规划在2020年前实现“回”地任务,即飞行器不但在月球上落下来,还取一些东西带回地球,并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现航天员登月。

月球基地:计划在未来建立月球研究基地,进一步开发月球资源。

未来任务

嫦娥七号:将对月球的南极环境和资源进行探测。

嫦娥八号:将开展月球资源就位利用的技术验证。

天问系列:计划发射天问二号、天问三号、天问四号,分别进行小行星采样返回、火星采样返回和木星及其卫星的研究。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我国探月工程的命名、阶段性目标、具体任务、科学成果以及未来规划,是了解我国探月工程的重要基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