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的热点问题包括:
工程全寿命期管理
理念:以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维护、拆除、复原为对象。
特点:超越工程的阶段性、利益主体、工程专业、工程管理职能。
起因:工程总承包、EPC总承包、代建制、项目管理承包的推广,业主对工程全寿命期责任和要求,国家发展战略和方针,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重大意义:扩展了工程管理的视角、时间跨度、高度;构建工程体系共同平台;体现工程的目的、使命、价值观和目标;包容工程领域的所有创新,连接工程管理与各个工程专业;工程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
重大问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态、人性化等。
工程集成化管理
系统思维方式。
全过程的组织责任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业主全寿命期责任制、工程总承包、承包商参与项目融资。
“规划-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
集成化计划和控制系统。
项目管理软件系统集成化。
工程项目各个职能管理的集成化。
各专业设计、各专业施工的集成技术。
低于成本价的中标问题
法律依据:低于成本价的中标违背《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危害:低于成本价的合同使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严重危及建筑产品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属于恶意竞争。
防范措施: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自主报价,防止恶意竞争。
实际施工人的界定和权利
实际施工人定义:实际履行承包人施工义务的人,与发包人没有直接的合同关系、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
优先受偿权:实际施工人不可以向发包人主张行使优先受偿权,因为未经过发包人同意,发包人不可能认可实际施工人这一主体的存在。
建设工程债权转让后的优先受偿权
受让人权利:建设工程债权转让后,受让人享有优先受偿权。
工程总承包的基本内涵和问题
基本内涵: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造价全面负责。
主体和责任:工程总承包企业、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的责任和权利。
法律适用和合同解除:工程总承包合同的法律适用、质量工期、合同解除、价款结算、变更调价等问题。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施工
关注点:使用环保材料、节能设计、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实践。
实践应用: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数字化技术与建筑信息模型(BIM)
应用:BIM技术可以帮助实现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协作效率和项目可视化能力。
发展趋势: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将继续发展,BIM作为关键技术将进一步普及。
智能建筑和物联网
概念:通过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大数据分析来提高能源效率、安全性和舒适度。
应用:智能家居和可穿戴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将增加。
建筑工人短缺和技能培训
挑战:建筑行业普遍面临建筑工人短缺的问题,尤其是熟练工人的缺乏。
解决方案:加强技能培训和吸引新人才,以应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
城市更新和可再生能源
领域:通过对老旧建筑的再利用和城市规划的改善,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
应用: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
趋势:在城市化进程中,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趋势将持续增长。
挑战:这类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面临诸多技术和管理挑战。
这些热点问题涵盖了工程管理的多个方面,从全寿命期管理到集成化管理,从法律问题到技术应用,再到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反映了当前工程管理领域的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