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猪尿以解决环保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水冲粪工艺
方法:粪尿污水混合进入缝隙地板下的粪沟,每天数次从沟端的水喷头放水冲洗,粪水顺粪沟流入粪便主干沟,进入地下贮粪池或用泵抽吸到地面贮粪池进行处理。
优点:保持猪舍内环境清洁,有利于动物健康,劳动强度小,劳动效率高,有利于养殖场工人健康,在劳动力缺乏的地区较为适用。
缺点:耗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化学需氧量(COD)为11000~13000毫克/升,生化耗氧量(BOD)为5000~6000毫克/升。该工艺尚未纳入国家政策允许的猪场排放体系。
水泡粪工艺
方法:定时、有效地清除畜舍内的粪便、尿液,减少粪污清理过程中的劳动力投入,减少冲洗用水,提高养殖场自动化管理水平。
优点:减少冲洗用水,降低污染物浓度。
缺点:尚未纳入国家政策允许的猪场排放体系。
干清粪工艺
方法:通过机械或人工将猪粪清出猪舍,进行堆肥或其他处理。
优点:减少冲洗用水,降低污染物浓度。
缺点:劳动强度较大,需要较多的人工参与。
农牧结合、种养结合
方法:将猪粪尿作为有机肥,用于种养殖业,如猪―鱼、猪―稻和菜、猪―果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优点:保护环境,增加收入,实现生态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缺点:需要较完善的农业配套设施和技术支持。
发酵床养猪技术
方法:猪粪尿直接排入垫层中,经微生物发酵分解和吸氨固氮,转化为有机肥,猪舍里不产生臭气和氨味,无需冲洗猪圈。
优点:解决粪尿处理问题,节省设备成本,减少氨气排放,改善猪舍环境。
缺点:需要投资微生物发酵床设备和运营成本。
猪—沼—菜生态养殖模式
方法:粪尿和冲洗液进入沼气池,产生沼气用于能源供应,沼液和沼渣作为肥料用于农田种菜。
优点: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缺点:需要建设沼气池和其他配套设施。
微生物技术处理猪粪尿
方法:利用微生物技术将猪粪尿快速发酵成液态有机肥,使用“畜禽流体粪污快速发酵剂”与猪粪尿混合,发酵15-20天即可变成优质的液态有机肥。
优点:发酵速度快,操作简单,无设施设备要求,粪尿处理成本低。
缺点:需要购买和使用特定的发酵剂,且肥效可能随时间降低。
国外处理方法
方法:国外如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利用厌氧及好氧发酵技术降解粪尿中的有害物质,对发酵后的残留物进行再利用,如研制各种撒播机将固形物均匀撒播于草地和农田。
优点:降低污染危害,提高资源利用率。
缺点: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综合以上方法,选择适合自己养殖场的处理方式,可以实现猪尿的有效处理和环保排放,同时带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