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在环保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养殖场区环保
排水系统:确保雨水和污水分离,避免污水直接排放。
粪便清理:及时清除猪粪,并与污水、尿液分开处理。采用干法清粪工艺,将猪粪运输到专门的处理场所。也可以使用水冲粪、发酵垫料等方法处理粪便。
合理选址
禁养区避免:选择养猪场场址时,避免选择饮用水保护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禁养区,以及城镇、城区等人口密集地区。
卫生防护距离:确保养猪场与居民区有卫生防护距离,并采取防恶臭措施。
设立粪便储区
防渗处理:粪便储区要有较强的防渗处理工艺,避免地下水被污染。
避雨功能:储区要有良好的避雨功能,防止雨水流入。
固体废弃物处置
综合利用:猪粪可用于还田、水产养殖、食用菌种植等,或作为农家肥和沼气生产原料。
无害化处理:对于病死的猪体要采取焚烧或深埋处理。
污水处理
处理设施:建立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生物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等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污水回用: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猪舍清洗、灌溉等,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环保教育
培训与宣传:加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定期举办环保培训班和知识竞赛,制定环保标准和规范。
环保技术与设备
先进技术:引入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如发酵床养猪、猪—沼—菜生态养殖模式等,提高环保水平。
制度保障
环保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环保操作规程,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要求,定期检查和维护环保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通过以上措施,养猪场可以实现环保养殖,既保障猪肉质量与安全,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