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执法帮扶做法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落实企业环保责任
对企业进行环保培训,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和法律法规认识。
强化企业环保考核制度,建立奖惩机制,对环保不达标企业进行惩罚,对环保达标企业进行奖励。
提供技术支持
环保局向企业提供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等技术支持。
在企业遇到环保问题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帮助获得环保资质认证
环保局提供环保资质认证咨询和指导,帮助企业达到环保标准。
优化执法方式
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实施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
应用污染源自动监控、在线监测等非现场手段,通过“点穴式”执法精准发现问题。
现场检查中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提升执法效能。
助力企业发展
将指导帮扶贯穿于执法全过程,加强技术指导服务,重点在企业环评、排污许可、在线监测、治污设施运行等方面进行帮扶指导。
通过宣讲和培训服务,帮助企业及时理解和掌握最新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提升环保管理能力。
上门指导帮扶
上门指导帮扶,消除安全隐患,帮助企业解决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制定环保管理清单
指导企业摸清自身环保家底,提高环保管理水平。
罗列出企业需要做好的环保管理要求,制作《企业环境管理清单》,并协助企业制作“一企一档”电子版材料,减少企业来往生态环境部门的频次。
开展帮扶执法检查
协同相关部门组成帮扶小组,对高速公路建设各标段开展帮扶执法检查。
通过现场检查和下发整改帮扶通知等方式,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并帮助建设单位负责人做好问题整改。
这些做法旨在通过严格执法与帮扶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企业做好环保工作,提升企业的环保管理水平和生态环境治理水平,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