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在进行水样检测时,会遵循一系列标准操作程序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是检测流程的概述:
采样
使用合适的采样器从待测水源中采集水样,确保采样器及采样容器干净且材质适宜,避免与水样中的组分发生反应。
在上游和下游分别摄取相同的水源,并在容器上贴上标签以区分。
采集后的水样应尽快进行检测,如需延迟,应置于0-4℃冷藏保存。
水样处理
对于悬浮物较多的水样,需进行沉淀或过滤,以去除固体颗粒。
含有氯的水样需要加入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以消除氯的影响。
实验室分析
pH值:采用玻璃电极法,注意调节仪器的补偿装置与溶液的温度一致。
溶解氧:使用适当的仪器进行测定,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氨氮:通过加入酚酞和氢氧化钠,然后用硼酸吸收,最后用分光光度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重金属:如汞、铅、镉等,需要加入HNO3至pH<2,并可能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有机物:如BOD5和COD,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和仪器分析进行测定。
结果审核
通过阴阳离子平衡控制图、比电导测定、离子交换等方法审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将可溶性蒸发残渣与水的离子总量进行比较,以审核检验的准确性。
记录与报告
详细记录采样点的地理位置、采样时间、天气状况等信息。
根据实验数据和所选方法,计算并报告COD值及其他指标。
快速检测方法
使用水质快速检测试剂盒或快速检测包,通过比色法原理进行初步筛查。
这些步骤和方法结合了传统的实验室分析和快速检测技术,以确保水质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