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用电监管系统的安装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进场准备

根据客户方案配置产品并核对数量,清点工具及所需附件耗材数量,佩带安全防护措施进场对接。

根据现场勘查确定产品安装具体位置,与用户共同协调停电,或者在保证人员绝对安全可控范围内做好安全措施后方可施工,现场必须有人监护。

按照现场设计位置填写现场安装信息表,做好产品标识,现场没有回路名称的要按照地点方位标识箱体位置及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编写开关回路编号,如东厂房1楼西配电箱1开关等能清晰描述具体安装位置,方便维护人员查找定位。插入物联网卡将卡号和对应探测器编号及回路名称正确无误填写。对现场安装前位置安装后设备拍照留存。

安装顺序

打孔固定导轨,然后卡入探测器及DTU,布线连接,检查端子是否压接牢固,电压线要分颜色对应相序,电流互感器接线为:IA接白色线,IA接黑色线,依次类推,必须保证UA与IA为同一相位,UB与IB一致,UC与IC一致,否则功率因数和功率会出现错误。温度探头接线方法为:每个温度探头都有3芯线,分别为红黑蓝,其中红色线为电源正极线,对应探测器V端子,黑色线为负极线,对应探测器G端子。

工艺调研与布点方案设计

在安装监控系统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对排污单位的生产设施和污染治理设施进行现场勘查。勘查内容包括数据源类型与接口方式、数据输出通讯协议、设备安装位置及电源等。现场勘查报告应由排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确认,并对勘查资料、验收资料进行存档。

根据生产设施及污染治理设施的关键参数确定数据采集清单,优先选择能够反映生产设施(生产线)和污染治理设施启停、运行状态的关键性、代表性数据参数。用电(能)监测点位应包括总用电(能)监测点位、生产设施用电(能)监测点位、污染治理设施用电(能)监测点位等。用电(能)监控设备安装点位须根据排污许可证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厂一策”应急管控方案所示信息及现场实际情况开展,原则上要求全面覆盖主要生产设施及污染治理设施,对总用电、涉气生产线、生产工序、生产装置及其对应废气污染治理设施的核心用电设备,均应安装。生产、污染治理涉及多级工艺的,应在反映关键工况的设备处安装;采取多路供电或主备用供电的,应安装在设施总线前端,严禁漏装;在准确反映排污单位停限产、错峰生产、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的前提下,布设的点位数量力求精简。总用电(能)监控设备安装在排污单位总进线回路,生产设施用电(能)监控设备安装在排污单位的生产线总回路及主要生产设备回路,污染治理设施用电(能)监控设备安装在排污单位的治污工艺总回路及主要治污设备回路。

设备接线

电流测量接线:使用相序表测量被测线路的相序,然后根据被测线路的相序依次确定电压接线和互感器的安装顺序。互感器上的箭头方向与被测线路电流方向一致,然后将互感器正极线缆接入到对应相序的设备端子正极上。一套3个互感器的线套上标有黄、绿、红三个颜色,分别对应端子的IA、IB、IC;具体到每个互感器,互感器为两根线,颜色为黄、绿、红的为正,接入端子的IA+、IB+、IC+;另一根线(一般为黑色或白色)接入IA-、IB-、IC-。

电压测量接线:电压测量建议接入被测线路的空开上,相序顺序与电流相序顺序保持一致。特别提示:电流、电压测量的相序应与被测线路一致,否则会造成功率因数计算异常和电能计量不准确。

其他注意事项

是否可以使用磁钢线或穿刺夹进行电源接线?

建议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并在每个环节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安装质量和系统的稳定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