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发展环保服务产业的措施包括:
明确重点领域发展方向
节能产业:提升工业节能设备技术水平,扩大绿色建材生产规模,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环保产业:扩大大气污染防治设备、水处理设备生产规模,研发土壤治理修复技术。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扩大机械零部件再制造产量,推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促进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节能环保服务产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特许经营、综合环境服务等市场化新型节能环保服务业态。
培育骨干企业基地园区
选择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产品链条长的企业,在要素保障、人才引进、资金扶持、项目审批、品牌培育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促其成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带动力的骨干企业。到2017年,培育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骨干企业30家。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并实施涉及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补贴政策、奖励机制等。修订完善节能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推广清洁能源技术
发展光伏、水能等清洁能源产业,并建设示范基地。推广清洁能源技术,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加强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处理效率和环境友好性。推进工业企业煤改气、煤改电,推动城镇燃煤小锅炉淘汰和散煤禁燃。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推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管理,遏制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减少污染物排放
推动汽车排放标准的提升和机动车尾气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止企业超标排放。
鼓励企业投入研发经费
提高环保科技水平,建设生态园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鼓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开展环保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实施激励性生态环境绩效分级制度
对单位污染物排放量税收贡献或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给予一般性激励政策。对单位污染物排放量税收贡献或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以上的企业,给予重点激励政策。
实施“零罚款”生态环境执法
对环保指标暂未达到晋级标准的企业,可先按高一级别实施绩效管理,达标后正式晋级。
开展“环评服务百日攻坚”和环保服务“两进三送”活动
提升环评审批服务效能,保障各类建设项目落地实施。对各类园区和项目实行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并联审批,对各设区市环评审批开展“一对一”下沉帮扶指导。
优化项目审批流程
出台重点行业技术指南,搭建技术推广、经验交流平台,打造更多集环保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全流程支持企业自主减排。
税费减免抵扣和财政资金奖补
对重点企业、重点设备节能改造,组织部门、协会,一对一开展帮扶指导,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通过这些措施,河北省旨在推动环保服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