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环保造林工程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造林成果显著
20年来,浙江坚持生态保护与科学绿化,启动了多项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累计完成造林1188万亩,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并位居全国前列。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提高了2.2倍,全省湿地保护率达到52%,公益林比重达49%。
浙江省今春植树造林工作超额完成全年造林计划,造林181.2万亩,超过计划面积150万亩的21%。
林种结构优化
各地从实际出发,以商品经济的观念指导营造林生产,因地制宜地调整林种结构,尤其注重发展经济林和特产林。全省经济林的造林面积为总面积的28.6%。
造林形式多样
浙江省的造林形式多样,包括商品林、公益林、经济林等,满足了不同地区和生态需求。
成活率高
“浙江省的造林质量好,面积实,成活率高”这是林业部工作组对浙江省1987年人工造林抽查后的评价。工作组抽查了7个县,占浙江省造林总面积的10%,实面积占92.8%。
持续投入与管理制度完善
浙江省从2001年开始全面启动实施公益林建设,十几年来,财政投入逐年增加,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惠民政策逐一落实,管护措施不断加强,林分质量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生态与经济效益并重
2021年,浙江启动实施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完成森林质量提升200万亩;启动新一轮“一村万树”五年行动,建设示范村265个;前三季度林业产业总产值达4067亿元。同时,浙江大力推广“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模式,全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人次达814万,植树2074万株。
荣誉与认可
浙江的环保造林工程获得了多项荣誉,如“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综上所述,浙江环保造林工程在造林成果、林种结构优化、成活率、持续投入与管理制度完善、生态与经济效益并重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与荣誉。这些工程不仅改善了浙江的生态环境,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