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效。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和具体措施:
大气环境质量
2020年,崇州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79,排名成都市第7名,优良天数达到298天,同比增加1天。PM2.5平均浓度为37.4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为61.6微克/立方米。
2022年,优良天数达到305天,同比增加4天,PM2.5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3%。
水环境质量
2020年,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西河、羊马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2022年,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保持稳定,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土壤环境质量
2020年,土壤环境质量平稳可控,优质良田成为“崇州味道”即天府优质粮油的主产区。
生态环境治理
崇州市通过开展人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污染物总量减排、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2年,崇州生态环境局深入实施“十大生态环境工程”,落实生态惠民,全面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科技监管
崇州市自主开发的大气“数智环境”监管平台正式投入应用,结合气象部门数据,实现智慧分析、智慧处理、智慧干预。
2022年,崇州生态环境局运用科技手段,拓展非现场执法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执法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时效性。
具体措施
持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企业端VOCs电子围栏建设,安装VOCs监测设备。
精准科学开展帮扶指导,组建技术专班,指导企业完成绩效等级提升。
加强重点区域涉VOCs企业走航监测工作,全方位、无盲区地排查污染物分布情况。
综上所述,崇州市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均得到了持续改善和提升。未来,崇州市继续围绕生态环境保护“1123”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十大生态环境工程”,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助力建设现代化高品质生态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