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在环保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且持续在改善和提升。以下是漯河市环保工作的几个关键点:
空气质量
2022年4月份,漯河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696,排名全省第一,实现优良天28天。
2023年,漯河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PM10、优良天数四项主要指标实现“三降一升”,改善幅度均处于河南省第一方阵。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第五位;优良天252天,居全省第六,同比增加24天,增幅河南省第一。
水质量
2021年,漯河市6条国控河流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2条省控河流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目标达标率100%。
2023年,漯河市8条国省控河流水质全部达标,水质综合达标率提升至81.25%,澧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
土壤质量
漯河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环境整治
2023年,漯河市完成农村环境整治建制村59个,整治纳入国家、河南省监管清单的农村黑臭水体104条,成功申报2023年国家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争取中央资金5000万元。
环保监管
漯河市环保局对单位检查严格,例如对纳税大户钛白粉厂进行了强拆。
垃圾处理
2023年,漯河市共处理垃圾38.22万吨,处置餐厨垃圾7.3万吨,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资源化利用和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生态建设
漯河市在生态水城建设方面取得进展,国控澧河—漯河县道桥断面位居全国第四。
综上所述,漯河市在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环境整治、环保监管、垃圾处理和生态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环保工作整体表现较好。建议继续保持并加大环保投入,以进一步提升漯河的生态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