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环保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扬尘控制
施工现场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土方集中堆放于场外并覆盖。
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运输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并在现场出入口设置冲洗设施。
对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散装水泥罐进行封闭围挡。
在大风天气禁止进行土方回填、转运等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作排水坡。
清理建筑垃圾时需先洒水降尘,清扫人员应戴防尘口罩。
木工加工房和钢筋加工区应封闭围挡,锯末和铁屑及时清理。
机械剔凿作业时作业面应局部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降尘措施。
回填土施工时掺拌白灰禁止抛撒,及时清扫散落的回填土并洒水降尘。
噪声与振动控制
加强人为噪声管理,进行进场培训,减少大声喧哗。
施工现场应设置隔音屏障或采取其他降噪措施。
使用低噪音设备和机械,定期检查维护设备以减少噪声排放。
水环境保护
设置三级废水沉淀池,对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并利用,不能循环利用的废水需经过处理并达标后排放。
施工现场应设置连续、通畅的排水设施和其他应急设施,防止污水横流。
土壤污染保护
施工固体废弃物和建筑垃圾应定点分类存放,按要求处理,能重复利用的尽量利用,不能利用的送废品收购站回收。
危险固体废物如废机油、含油配件等应定点专门存放,并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
大气环境保护
严格执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落实“六个百分百”相关要求。
施工工地周边应设置连续封闭式围挡,底部设置防溢座。
物料堆放应100%覆盖,不能按时完成清运的应及时覆盖。
出入车辆应100%冲洗,并配备高压冲洗设备或自动冲洗台。
施工现场地面应100%硬化,并辅以洒水、喷洒抑尘剂等措施。
环保材料使用
选用无毒、少毒,无污染、少污染的绿色施工工艺和材料。
在设计时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能问题,选用节能灯具,利用自然光进行室内采光。
严格执行绿色环保标准,选用环保性能好的装修材料。
智能化管理
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对施工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提高建筑施工效率,降低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
垃圾分类处理
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将可回收物料与不可回收物料分开处理。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生态保护
限制施工活动的范围,保护植被和野生动物。
在施工前对施工区域周边环境进行评估,制定生态补偿方案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意识培训
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培训,提高全体施工生产人员的环保自觉性。
定期进行环保知识讲座和培训,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了解并遵守环保规定。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绿色施工,促进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