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在2024年的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的领导下,运城市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持续好转,重要流域生态功能逐步恢复。
大气环境方面
运城市通过持续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扩大禁煤区,开展新能源车辆替代等系列举措,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4.3米以下焦炉全部关停淘汰,8家钢铁、5家焦化和5家水泥企业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229家企业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升级改造。
2023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84,PM2.5年均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SO2浓度为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2%。
2024年截至目前,运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81,同比下降16.5%,在全国168城市排名118名,六项污染因子除O3-8H外均同比下降,达近五年同期最佳水平。
水生态环境方面
运城市加强日常监管和排查,充分借助现代化技术力量,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确保各项指标持续向好。
“十三五”期间,运城市所有11个国考、省考断面全部达标,特别是汾河入黄断面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
2024年,运城市继续加强水环境治理,确保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土壤生态环境方面
运城市通过“夏季攻势”等一系列行动,聚焦环境保护突出问题,补齐影响秋冬季大气环境质量工作短板,实现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目标。
启动重污染企业退城入园工作,环保专业人员深入企业一线,点对点精准帮扶,提升企业环保管理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
要求全市12家省级和3家市级以上工业集聚区全部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确保企业污水排放“双保险”。
综合措施
运城市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强力攻坚,坚持“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五管齐下。
持续开展打击劣质煤销售专项行动,巩固“禁煤区”内禁燃、禁烧、禁运、禁售成果。
解决“煤改气”“煤改电”改而不用的问题,减少环境污染。
加强市容环卫中心的工作力度,加大道路清扫力度和频次,延长工人保洁作业时间,利用夜间车流量小的时段进行排扫、排洗作业,减少路面积尘。
综上所述,山西运城在2024年的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空气质量、水生态环境和土壤生态环境均得到了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