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

空气质量

2023年,泉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细颗粒物、臭氧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98.1%。

水环境

2023年,主要流域和12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Ⅰ~Ⅲ类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小流域Ⅰ~Ⅲ类水质比例为94.7%。

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优,一、二类海水水质站位比例为91.7%。

声环境

泉州市区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监测点次达标率为100%,夜间监测点次达标率为90.0%。

固体废物处理

2022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697.19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4.75%;危险废物产生量31.8万吨,处置利用率为98.42%;医疗废物产生量0.75万吨,安全处置率为100%。

生态建设

泉州市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新建初级版绿盈乡村78个、提档中级版绿盈乡村70个,向省上申报高级版绿盈乡村55个、绿盈乡镇6个,超额完成省定任务。

泉州市还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建成初级版绿盈乡村145个,中级版绿盈乡村72个,高级版绿盈乡村114个。

环境基础设施

2022年,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福建省发现,泉州市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问题突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不到位,直排等现象多发。具体问题包括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工作不到位,老旧城区和城中村雨污不分,污水漏排渗排问题严重。

建议

泉州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加大力度解决环境基础设施短板问题,特别是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问题,以确保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同时,应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