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同市在环保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效。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和具体措施:
大气污染治理
大同市通过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加大重点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力度、开展高铁高速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推进燃煤锅炉综合整治、积极开展夏季臭氧削峰工作、全面管控扬尘污染等一系列措施,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2023年,大同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一,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1%。
水环境治理
大同市加强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实施排水管网雨污混接改造,开展流域水生态修复,完善跨界断面生态补偿机制等举措,推动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3年,大同市8个国考断面全部达到优良水体,优良比例为100%。
土壤污染防治
大同市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开展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推动企业排污许可发证工作,确保排污许可证全覆盖。截至2023年底,全市持证排污单位共625家,实现了排污许可证全覆盖。
生态环境监管与执法
大同市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组织各县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进行交叉检查,指导企业落实各项环保要求。通过一系列措施,大同市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体制机制优化
大同市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优化管理服务和科学精准化管控,进一步挖掘生态优势,为推进全市绿色转型和“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发展提供生态支撑。
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大同市加大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群防群治网络,织就严密的“网格巡防网”。
综上所述,大同市在环保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均保持全省前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未来,大同市将继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