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在环保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持续改善。以下是肥城市环保工作的几个关键点:
大气环境治理
推动工业企业治理,巩固焦化、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成效,督促企业提升完善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和清洁运输等方面。
实施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治理提升,引导企业实施低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源头替代,加快山东云宇集中涂装中心项目建设。
推动移动源排放管理,持续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编码,完成机械尾气抽测,淘汰注销国一及以下机械。
加强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管控,与大气污染治理专家团队密切配合,通过数据盯靠、分析研判、现场巡查、走航检测等手段保障城区及周边镇街区环境空气质量。
水环境治理
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推进丘明湖流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建设,完成河道清淤、疏浚和生态修复工作。
肥城市省控陈屯桥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Ⅳ类标准,4个市控断面均达到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标准,全市河流断面无劣Ⅴ类水体出现。
深化水环境治理,强化排水企业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偷排漏排、超标排污行为,健全水质监测预警机制。
土壤环境治理
严格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累计完成多个“一住两公”重点建设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未发生重点建设用地违规开发利用的行为,安全利用率始终保持100%。
实行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87家企业纳入土壤重点监管企业名录。
生态保护和修复
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康王河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立良性资源可持续生态循环体系。
环保监管和执法
强化监督检查,多向发力、多措并举,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对环境违法案件进行严厉处罚,确保环保法规的严格执行。
生态环保产业发展
推进生态环保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培育扶持绿色环保项目,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建设。
循环经济方面,园区循环化改造方案通过省级验收,培育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采取多种模式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题,确保154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全部完成。
综上所述,肥城市在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保护和修复、环保监管和执法以及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了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