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达区环保局在环境保护方面 存在一些治理问题和改进措施。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历史问题

乌达区环保局在设计、施工和投产中未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导致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就投产,造成有害气体不断排放而不能彻底治理。

群众对当地的空气污染反映强烈,环保部门虽然多次下令整改或停产治理,但企业往往敷衍了事或擅自开工。

由于乌达区财政困难,政府依赖这些企业增加税收,环保部门在执法上存在困难。

改进措施

2015年,乌达区环保局采取多项措施加快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严格按国家新排放标准,加大电力、水泥、焦化、钢铁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设施提标改造工程力度,督促企业加快改造进度。

加强露天煤矿及地质灾害治理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强化煤矿开采、储存、装卸、运输过程的污染防治,确保粉尘达标排放。

加快供暖和工业燃煤小锅炉淘汰进度,通过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替代燃煤小锅炉等措施达到新排放标准。

持续推进禁止烟煤散烧工程,要求城区采暖炉、茶浴炉使用清洁燃料。

加大企业储灰场治理,要求物料堆场实现封闭式管理,各种物料全部实行封闭存储。

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渣土运输等污染控制,采取有效防尘抑尘措施,减少扬尘污染。

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受理办结“12369”环保热线和“12345”市民热线反馈的投诉举报案件,动员企业职工参与环境监督,要求企业制作安装环保宣传展板,公开环保热线、公众微信、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延伸监管触角,杜绝企业违法行为。

成效

通过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制定并实施了乌达区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了关停,对煤站台和洗煤企业下达了限制治理目标任务,要求建设挡风抑尘墙。

对生产的矿热炉下达了整改通知,拆除闲置烟囱41根。

加强了辐射、危险源的环境监管,制定了重点源环境监管工作责任制,与20家企业签订了责任状,进行现场检查136次,完成了93枚放射源的编码等基础资料的调查工作。

职能部门加强了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了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加强了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制定了夜间、双休日节假日巡查制度,及时制止不法排污行为。

综上所述,乌达区环保局在环境保护方面虽然存在历史问题,但也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未来,乌达区环保局需要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和环保投入,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