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环保社团在增强大学生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技能、培养环保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以下是一些具体评价:
活动丰富,影响力大
上海大学环保社:成立于2000年,以“无私、协作、坚持、创造”为创社理念,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科普、中国碳市场大会志愿项目、上海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与城市公园水生态健康调研等特色活动,累计志愿时长84658小时,曾获多项荣誉。
理工学院飞扬环保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06年,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宗旨,开展塑料瓶回收、孔雀湖绿色环保行动、绿植领养、环保知识宣讲等活动,服务时长超过1000小时,参与志愿者超过2000人。
生命科学学院碧水蓝天环保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12年,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开展环保知识宣传、绿色生活倡导、环保行动践行等活动,多次荣获“十佳社团”“优秀社团”等称号。
合作广泛,资源充足
上海大学环保社: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等政企单位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各类环保活动。
理工学院飞扬环保志愿服务队:与多个单位合作,成功开展多项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荣誉众多,认可度高
上海大学环保社:荣登2023年“榜样100”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排行榜TOP100环境类社团,曾获2022年度校级“活力社团”称号等多项荣誉。
理工学院飞扬环保志愿服务队: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社团,成功开展多项环保活动,得到广泛好评。
生命科学学院碧水蓝天环保志愿者协会:多次荣获“十佳社团”“优秀社团”等称号,展示了其在环保领域的突出表现。
面临挑战,需持续发展
尽管环保社团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经费不足、定位不明确、组织松散、对外宣传力度不够等挑战。
高校应从资金支持、激励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扶持;环保社团也应从组织内部出发,提高组织成员的归属感、责任感,从而促进其持续发展。
总结:
大学环保社团在推动环境保护事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通过加强合作、增加投入和提升内部管理水平,这些社团有望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